昌邑市红色历史资源丰富,居潍坊市首位的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自2018年以来,昌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建成市、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强化红色阵地建设,先后挂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710处。
扎实做好结合文章。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按照“有牌匾、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有记录”的场所“六有”标准,成功打造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峻青文学艺术馆等场所成为全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
系统谋划阵地建设。为扩大红色文明实践阵地规模,精心规划教育基地“211”(建设200处红色村史馆、10个专题展馆、1个主体展馆)工程。其中,既有市财政投资建设的3000平方米的主体馆的“大手笔”,也有“修旧如旧”、保持革命遗址风貌的“原生态”,还有利用闲置房屋建成的红色“小驿站”。同时,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错位发展、有序衔接。
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持续性开展“红色记忆抢救”工程,组建13支“红色故事采访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红色史实资料征集活动,深度挖掘红色事件和人物事迹,结合老战士、老党员和革命先辈后代讲述的真实事迹还原历史故事,调整展陈布局,补充展示内容,做到一抓到底、常抓常新。编印《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4册、《红色记忆》《沧桑岁月》等教材14部,拍摄的微电影《重逢》获评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目前,全市红色文明实践阵地达88处,采访整理史实资料15万余字,视频资料270小时,征集实物1200余件,接待现场教学5700多批次、38万人次。